二是因为如今考研本身就是一场信息战,很多大学在后期都会进行考试大纲的更改等等,很多学生由于自己不懂得如何进行分析,所以对于新出的大纲也不知道如何利用。甚至一些考生看着新出的大纲,只知道进行知识点的填补,却不知道如何进行具体的分析,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发现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都没有很好的掌握,从而影响答题的流畅度,最终的分数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在备考的时候都会发现,心仪学校的一些学长学姐会建立所谓的辅导群聊,辅导对应专业的考研学生进行备考,价格和很多大型的机构差不多,甚至还要更贵。而很多学生认为学长学姐能够掌握到更多资料,于是花几千块钱选择。实际上学校的考研资料本身就会在官网公布,而他们的考研资料也都是自己整理的,系统性自然不如专业的考研辅导老师,更别提后续的一些上课方式了,所以不建议大家选择这类团队。
△效果图
#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
项目地点:深圳市光明区大科学装置集群区科学家谷莲塘水库东南侧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使用单位: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进展:目前正处于施工图设计阶段
项目概况
深圳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计量院)位于大湾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区。项目毗邻莲塘水库,背靠白鹤岭,坐观科学家谷,依山傍水,交通便利。项目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总建设规模6.8万平方米,总投资9.8亿元,计划2025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项目重点建设四大院所中心,即计量基标准技术研究所、量子计量与传感研究所、精密仪器集成技术工程中心和计量技术扩散应用中心,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计量科技创新前沿交叉平台,构建量子时代精密测量技术、标准、装备全球创新中心。
设计理念
空间生长,模块计量
设计将模块化格网体系作为项目实施的基础逻辑,全面统筹场地布局、功能要素与工艺环境;根据使用需求变化不断生长调节,彰显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计量领域的“国家队特质”,打造中国“计量新坐标”。
工艺先导,衍生架构
功能布局以实验工艺为核心,将4大研究所15个研究室根据防振等级、废气排量、空间需求以及使用联系等方面建立基础的底层架构;基于场地自身地貌高程、主导风向等物理条件,实现动静分区、洁污分流;最终获得一个代表国家最高专业性水平的计量实验园区。
岭南气韵,大地生长
设计从岭南传统地域建筑中汲取智慧,根据深圳气候环境特点与区域风环境修正建筑布局,让建筑融于大的山水环境。底座落位因山借势,院所平台错落有致,架空檐廊、中庭院落等岭南传统空间在园区环境中随即可见,引导健康生活,传承人文精神。
设计策略
01 遵循一种绿色低碳的设计生成
基于深圳的气候环境特征与场地地貌条件,设计提出一种围绕绿色低碳正向生成的设计方法,依次按场地研究——总体布局——形态生成——空间节能——功能行为——围护界面——构造材料的顺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通过动静分区、建筑填空、生态覆绿、平台架屋、山水贯穿、面水导风、能源再生等方式,最终获得一个因山就势、生态友好、高效共享的研究院所。
02 营造一个融于自然的科研院所
设计方案顺应山水廊道,最大化面向水库景观,引导通风。山野环境在景观廊道间穿过,让科研工作者更加亲近自然。进入计量广场后即可“开门见山”,随着地形平缓攀升直至白鹤岭脚下,建筑与山林相互渗透,原生态景观出门即享。
北侧与白鹤岭山体交接处采用边坡生态一体化修复,让自然山林无缝衔接院区场地,桩锚支护、截洪沟、生态绿篱等硬性安全措施被设计巧妙隐藏到景观界面以下,实现生态的无痕恢复。
03 建立一套工艺先导的规划架构
设计遵循“工艺决定架构,架构衍生建筑”的生成逻辑,以实验工艺为根本,实现动静分区、核心集约、能源集中、内外分级、人货分流、上下分层。通过高举、深埋等手段合理解决废气排放、洁净防振、高大空间等复杂工艺需求,并以此生成规划布局及建筑形态,实*落地性极强。
04 传承一种岭南独有的空间气韵
岭南传统建筑关注气候与环境的融合。计量院在空间组织过程中,有意地通过建筑的体量错动形成外挑檐廊,结合平台层的局部架空空间,连接成一套完整的半室外廊道系统,在起到遮阳挡雨方便使用的同时,鼓励人与环境的交流。
核心实验区通过建筑体量的穿插组合,形成三面围合的半敞院落,面向城市的界面连续规整,彰显建筑体量标志性;面向自然的界面架空开敞,让山林景色映入院区。
05 示范一个绿色低碳的科学院区
项目设计全程围绕绿色低碳的正向设计方法,构建了一套涵盖策划、设计、建造、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的减碳节能控制标准。园区内主要实验建筑按照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设计,1号宿舍楼、4号行政主楼按照绿建三星级标准设计。
在场地处理方面,设计最大化地基于现有地形组织竖向设计,采用阶梯式的建筑落位,同时将防微振等级高的实验室进行适当掩埋,形成天然屏障,减少减隔振措施的投入与土方工程量。经优化后的净方量仅8.82万方,较可研阶段预估净方量减少约10万方。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创新地将bipv光伏应用于建筑立面,将传统的透光玻璃、遮阳镀膜、光伏薄膜三者合一,在满足节约造价的同时充分利用深圳光照条件。尝试将不透光bipv组件进行纳米喷绘处理,探索建筑立面用材的新方向。屋面光伏采用灰色不透光bipv组件,兼做屋顶遮阳板,在为下部提供遮荫挡雨的同时,构成了园区丰富又统一的第五立面效果。
根据深圳以及场地的气候条件,项目立面光伏应用于东南与西南立面,应用面积4026平方米,占外立面总面积的13%,总装机量282kwp;建筑屋面光伏应用面积5137平方米,占屋面总面积的30%,总装机量359kwp。二者总计预估年发电量75.2万kwh。通过光储直柔系统可确保4号行政主楼完全零能耗运行,1号宿舍楼实现照明零能耗。多余发电并入园区内网,实现能源共享。
市建筑工务署项目组通过对工艺、光伏、景观等多项工作的精细化管控,把技术要点、流程节点、建造难点等整合统筹,提**虑、提前预控,确保项目建造可实施、设计可落地。
06 打造一座计量科普的主题公园
建成后的计量院将成为深圳乃至大湾区重要的计量科普产学研基地,也是光明区最具代表性的科普院区。因此设计在开放的院区内部根据七大计量元素分别设置了“时间之泉”“空间之标”“光电之芒”“物质之场”“热力之境”“重力之丘”互动景观雕塑,让计量文化与知识更容易向公众科普推广。
依山就势、临水而居
建筑与自然融合共生
檐廊院落、工整灵秀
彰显国之重器与岭南气韵
计量新坐标
创新向光明
end
内容来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
#头条创作挑战赛##灵点一刻##灵感建筑##建筑##建筑设计##深圳##深圳头条#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什么级别)
福建医科大学在职研究生官网(福建医科大学)重庆卫校招生2024(重庆卫校读几年)工业机器人学校全国排名,2024湖北工业大学河南郏县科技中等专业学校有没有畜禽生产与疫病防治专业?湖南师大研究生院官网录取名单_湖南师大美术专业录取分数线四平读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去哪所学校好孝昌一中2024年录取分数线(孝昌二中2024中考录取分数线)杭州2024年中专是全日制吗知乎(杭州2024年中专是全日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