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大灾面前有大爱,2008年的**无论是亲身经历者还是与震区相隔甚远的我们,那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山河怒吼房屋倒塌,声嘶力竭的叫喊声、营救声、鼓励声,坍塌物下掩埋的孩子的歌声,一下子把我们拉回2008年5月12日那个下午。
谭千秋用行动讲述《人的价值》
谭千秋,四川绵竹汉旺镇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兼政治老师,当时他在给学生们上课,讲《人的价值》这一节内容。
他说:“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所以同学们长大后,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奉献社会,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会进步。”话音未落,放在讲台上的水杯倾倒在地摔个粉粹,头顶的风扇也晃动得厉害。
外面已经有人在喊:“**了,快跑,快跑。”谭千秋在讲台上距离门口最近,他本可以一马当先跑下楼去,但是他没有,教室里还有满屋子的学生他怎么能跑呢?他立马跑到门口支撑着门框,防止门框遭受挤压变形把学生困在屋里。
“同学们快跑,快,什么都别拿,快往*场上跑,快啊。”谭千秋着急地大喊着,边喊边用身体死死撑着门框给孩子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学生们已经感受到明显的晃动,好在平时有训练**逃生,有些反应快率先冲出教室往楼下跑去,看着在楼梯口聚集的同学们,谭千秋还不忘喊:“看着脚下别摔倒了,有秩序地跑。”
他现在还不能走,还有些学生没下去,他又焦急地催着教室里的学生:“快点,快跑,按照我们平时训练的跑到*场上**。”
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跑下了楼,眼看着走廊的地面正在裂开,再不走真的没有机会了,他催促着最后一批学生。
但教室里还有4名学生因为胆子小,面对突如其来的**,吓得腿软根本走不了,只能往桌子底下躲,天花板上的墙皮一**一**地脱落下来,此时他们身处3楼,谭千秋知道走不掉了。
他冲上讲台,因为讲桌比普通课桌更坚固,他喊着躲在课桌下已经被吓哭了的4名学生:“快,快到老师这来,躲到讲桌里,快来。”
学生们此时对谭老师无比地信任,纷纷跑向讲台躲进讲桌里,谭千秋自己趴在讲桌上,用身体为学生挡住掉下来的混凝土和钢筋。
短短十几秒后,猛烈的震动结束了,这场浩劫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各地派出救援队赶赴灾区参与营救。
5月14日,救援队在倒塌的教学楼里发现了谭千秋和被他保护着的4名学生,救援队一边安**学生们的情绪,一边慢慢挪开他们上方的墙体和瓦砾。
最后一面墙体挪开,大家不禁红了双眼,谭千秋的身体严重变形,后脑勺也被断墙拍打的凹陷下去,让人难以想象当时的他承受多大的痛苦,却仍以坚强的脊梁矗立在学生面前。
正是因为有谭千秋用身体做隔板,讲桌里的4名同学安然无恙,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离开了他们。看到老师的样子学生们纷纷哭出了声,谭老师用切身行动证明了《人的价值》。
5月17日,谭千秋的遗体被送回湖南老家,他的事迹已经传回家乡,大家早已泣不成声,父老乡亲们自发组织起来送这位伟大的人民教师最后一程。
谭千秋生于1957年,牺牲时年仅51岁,他是家里的大哥从小就是弟弟妹妹的榜样,学习从不需要父母*心,永远是班级前几名。
1978年考上湖南大学,从小就有一颗当教师的心,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汽中学当政治老师,多年的兢兢业业换来同学们心中“最疼爱学生的老师”称号。
他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平时有学生感冒发烧他自己掏钱给学生买药,看着学生们青黑的眼圈,他知道为迎接高考学生们的压力有多大,所以总愿意在自己课上为学生们留10分钟休息时间。
他做的事很小,有时不值一提,他的工作也只是将一批批学生送到理想的大学,但就是在不起眼的职位上默默无闻的谭千秋做了这样一件彪炳千秋的大事。
震后东汽中学经过重建改名为现在的东汽八一中学,新落成的校园里餐厅旁边有一尊雕像,正是谭千秋保护学生的样子。
臂膀打开尽力保护到每位学生,身体前倾护住讲桌,眼神坚定看向前方,看向他守护住的学校。
他走后妻子进入八一中学当高中英语教师,接过他身上的担子,培养一批批学子,每当没课时她总会来到老谭的雕塑前,摸摸他的脸,静静地跟他说着课堂上发生的趣事。
她坚信老谭一定还在,他这么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工作,他怎么舍得走呢?
谭千秋牺牲时大女儿谭君子正在北大读书,大女儿一直是他的骄傲,谭君子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一直努力好学。**后她从北京回到家中,听着父亲的事迹,她沉默地望着桌上父亲的照片。
照片中的父亲还是意气风发的模样,站在校园里那是他待得最久的地方,也是他甘愿献出生命的地方。
谭君子很后悔,表示:“我上学很少回家,总说自己很忙等有时间了再回来,爸爸还劝我,忙就少回来,来回折腾太累了有时间就好好休息,我真后悔没多挤点时间回来看看家里。”说完两行清泪落下。
北大毕业后谭君子进入哈佛读书,她没有忘记父亲的嘱托和期待,2014年哈佛毕业后,留在好莱坞进入当地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之余参加多次公益活动,帮助海外华人拿起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
08年,谭千秋的小女儿谭仙子一岁零五个月,幼小的她对父亲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但从小妈妈就告诉她父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如今的她15岁了,以父亲和姐姐为榜样,未来相信她肯定也会有一番自己的作为。
13年过去了,谭千秋的妻子不想在大众面前重提旧事,不想打扰孩子们的生活,慢慢消失在媒体的视野里,谭千秋热度逐渐降低,但他的事迹永远不会被遗忘。
**中涌现出多位为救学生而牺牲的老师,映秀小学教师张米亚为救两个被吓坏了的孩子,毅然返**室紧紧地抱住孩子,把孩子牢牢护在身下“别怕,没事的,老师在这”他轻声地安**孩子,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掉落的楼板。
救援人员发现他们时,两个孩子只是受到点惊吓身体安然无恙,年仅29岁的张米亚老师却已经离开了,由于张老师身体已经僵硬,双手还死死地抱住孩子。
为救出孩子,救援人员只得眼含热泪地锯掉他的双手,在场所有人无不对此动容,相信若张老师在天有灵看到他保护的孩子还活着他一定很高兴。
灾后调查显示,张米亚的妻子和年仅3岁的儿子在**中也随他而去了。
中国人的奉献、团结、坚持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片废墟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凡事都有例外,有人奉献就会有人逃跑,同样当时在给高中学生讲课的范美忠老师,在听到**来了时,丢下学生自己一个人第一个跑到*场上。
当时的舆论情况一边倒都在批判范美忠的做法不是一名教师该有的担当,他也被大众戏称为“范跑跑”。
为何如今掀起向“范跑跑”道歉的风潮?
人民网论坛曾发出探讨:范美忠的逃跑给每个中国人出了一个难题。
2008年5月22日,范美忠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布《那一刻地动山摇,5.12**亲历记》,文中说:我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女儿才可能牺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亲,我也不会管。
正是这么“理所应当”的回复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不仅斥责他枉为人师还说他是条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样一个老师为何在10年后,当初骂他的人纷纷给其道歉?
2016年,曾经骂过范美忠的记者吴聪灵在《见字如面》的节目现场给其写了一封道歉信:你在庄子那找到了平和,而我要做的便是向你道歉,只不过这道歉,来得晚了。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记者愿意公开向范美忠道歉?
挑战教育体制的不羁少年,选择当老师?
范美忠出生于四川内江市,1992年考上北京大学,这在当地还掀起过一阵“向范美忠学习”的热潮,范家父母整日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被询问教育孩子的方法,其实能考上北大完全是范美忠自己努力的结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并未插手过多。
进入北大后从小到大一直是佼佼者的范美忠,被同学们碾压得不成样子,同宿舍的室友吉他、钢琴不在话下,平时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莎士比亚、泰戈尔、柏拉图、英国古老的制度。
范美忠一头雾水,他没听过,从小就靠啃课本的他根本不知道老师讲得啥,于是就一头扎进图书馆,恶补从小亏欠下的知识。
随着眼界的开阔他开始觉得,自己之所以一问三不知都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从此这个不羁的少年开始批判应试教育,认为现在的教育培养的只是一帮为考试而生的机器,所以他想在毕业后当老师,从课堂上打开学生的视野。
1997年,在身边的同学们着手考研或出国时,他回到家乡四川在自贡市曙光中学当历史老师,每月工资340元,他要拿出200元买书。
在课堂上他从不按照课本内容讲,他讲鲁迅讲弗洛伊德,讲文学**律讲一切看似和高考无关的知识,还教育学生不要无条件相信课本,要挑战权威。
在他的课堂上,有些学生无比敬佩讲台上的老师认为他博学多识见多识广,有些同学却把他告到校长那里认为他耽误课程,耽误时间。
校长多次明里暗里提醒过他,他却视而不见,坚持自己“不仅要培养一个人,而且要培养一个有用的”的原则不动摇,干不下去他就辞职。
从1997年到2005年他做过老师后来南下广州做编辑,原以为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准备大干一场,却因他们杂志宣传的观点不“接地气”而停刊。
辗转多地,2005年他来到都江堰光亚学校,这是一所私立学校,校长卿光亚一直在寻找有不同教学手法的年轻老师。
范美忠似乎遇到了知己,他和校长聊了很久,校长很欣赏他,他留了下来成为高中语文老师。
他依旧在课堂上讲鲁迅讲诗歌讲《红楼梦》,他还会让学生站到讲台上回答问题,说是要学会在公众面前从容地表达自己,会和同学们一起踢球,一起聊梦想谈未来,一起喝茶。
范美忠这些做法在校长卿光亚眼里很创新,能让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他很支持,范美忠也感慨自己遇到了伯乐,于是更加用心备课上课。他在同学们心中的认可度很高。
2008年5月12日,他正在教室给高一年级的学生讲课,一瞬间地动山摇,站都站不稳楼下有人喊:“**来了,快跑到*场上。”
范美忠丢下课本立马向门口跑去,他甚至没向学生交代一句“快跑”就自己一个人冲下去了。他是第一个到达*场的人,站在*场等着学生们下来他协助其他老师维持秩序。
事后他在自己的那篇博文里说道:“在生死抉择面前我做不到先人后己,他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大孩子了,我要救我也抱不动,能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他们一起死那将是毫无意义的,如果不危险,那他们也不需要我救。”
这段话在网友看来是在为自己的可笑行为开脱,讥讽他为“范跑跑”,大家一致认为他枉为师表要求学校开除他,连母校北大都发文称以其为耻。
范美忠不顾网上铺天盖地的恶评,再次发文:“逃跑是人的本能,自己没有丝毫道德负疚感,其他人对自己是道德绑架。”
2008年6月,迫于各界压力校方最终解聘了范美忠,但校长卿光亚认为范美忠并未违反学校任何规程,所以在和其解除劳动合同后,仍以发放补助的形式让其继续任教。
卿光亚说:“在生死关头,他的逃跑是本能,他说的话也是实话,只是实话听起来总不是那么好听,其实在灾后范美忠积极维持学生秩序,5.12那天他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
人性也好道德也罢,范美忠身为老师却罔顾师德始终得不到一些网友的认可。
2015年他从学校离开,告别了他的伯乐卿光亚。
他和妻子在成都郊外的三圣乡开办了“家庭式学校”不再是一板一眼的教育而是在生活中学习,有了女儿后,范美忠表示自己不会让女儿参加高考,会直接送她出国留学,体验不同文化间的碰撞。
让她知道教育不是以升学为目的,而是以增加人的知识和见识为目的,是丰盈人的灵魂。
2021年,距离大**过后已经13年了,谭千秋也已经离开13年了,但每年都会有学生自发为其扫墓,当初他所救下的学生经常会去看望师母。
谭老师会永远活在他们心中,刻骨铭心,谭君子和谭仙子也会永远将父亲视为榜样,他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影响一批批学子一代代青年。
13年后的今天,范美忠已不再是老师,他成了自由职业者,会时不时在网上开讲座讲鲁迅和庄子,讲他的热爱。
逐渐有人站出来说:“我理解他,生死面前救人是大义,逃跑是本能,选择道德的人值得歌颂和敬佩,但选择本能的人并不丢人。”
网友们纷纷思考起自己当年的言论,是否偏激是否是道德绑架,不断有人站出来为范美忠发声,并在网上掀起了“向范美忠道歉”的热潮。
但如今的范美忠,已经是个幸福的家庭煮夫,每天围绕着孩子打转,陪伴孩子成长参与家庭生活。
他也仍旧用自己的方法影响着学生,虽然没有固定的工作,但时常给杂志投稿,讲述自己的教育原则,并且始终坚信自己的教育可以成功成才。
有一批忠实的拥护者,也有一批坚定的**者,范美忠就在双方的争执下平和地遨游在庄子的休养生息里。
他说已经不在乎了,自己年龄越来越大见识越来越广后,自己就放下了,毕竟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现在的他有自己喜欢的事业,有美满的家庭就够了。
参考文献:
1、《品格·人民至上丨东汽教师谭千秋:他在**中用生命为学生撑起生的希望》央视新闻.2021-07-02
2、《谭千秋:汶川**中,他用生命诠释师魂》光明网.2020-05-14
3、《“范跑跑”时间:失职教室造成损害后果应被处分》中国新闻网.2008-06-13
发布于:天津市内江市考研(内江市考研考点一般都是哪里)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重庆哪个中专学校好太仓中等专业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招生简章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什么专业好就业丽江市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中式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介绍全国口腔医学排名前十的学校 安徽二本口腔学校有哪些中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介绍经济学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有哪些,有哪些不考数学的考研专业学校湖南省怀化地区有几个县,湖南暴雪区域怀化哪几个县